随着轨道交通4号线的开通,又一条环形公交线路将从武汉市民的生活中消失。细心市民发现,近年在武汉交通格局变化的影响下,身边的公交也在由“大”变“小”:大环变小环,长线变短线,线网版图正在重新书写。
公交环线被客流锐减“拉下马”
根据市公交办本月初公布的《地铁4号线一期公交配套衔接调整计划》(征求意见稿),待4号线运营稳定后,拟取消公交64路内外环,原因是64路线路长、效率低,与4号线平行距离长,与其他公交线路的重复系数也比较大。
3个月前,64路内外环已因长江二桥维修而暂停运营。如果正式取消,这条为市民服务了18年的公交环线将成为历史。
64路开通于1995年。那年,武汉有了长江二桥。64路的运营线路就是武汉今天的黄金内环——围绕解放大道、武胜路、江汉一桥、长江大桥、武珞路、中南路、中北路、徐东大街、长江二桥循环往复。
在36岁的袁莎的记忆中,64路不是第一条消失的环线。上世纪90年代,家住汉阳郭茨口的她,每天坐公汽5路内环过汉江,到硚口宗关的十七中上学,放了学再坐5路外环回家。可2010年以后,她再没看到过5路内外环了。
公汽5路内外环是武汉第一条公交环线,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了,围绕江汉一桥和江汉二桥,在汉江两岸循环运营,串起汉阳和硚口,直到2009年底,被电车5路环线取代。目前,电车5路也因为道路施工处于停运状态。
最长公交线“卸任”
在十年前,武汉公交线路以“长”著称,单程在15公里以上的线路比比皆是,比如581路、536路、715路、608路、729路、542路等令市民耳熟能详。一些“超长”公交线路,当时在全国各大城市公交线网中都是数一数二的。
对青山居民来说,成为追忆的是公交201路。这条线路并没有消失,而是变了“脸”。
武汉公交集团第六运营公司员工魏新波说,201路曾是武汉市区内最长的公交线,上世纪90年代末开通,从白玉山六街到武胜路公交枢纽站,全长39公里,曾方便了青山居民去汉口购物。
武汉火车站建成后,201路的线路被一分为二,一段是白玉山至建设二路,仍由201路运营;另一段是建设二路至武胜路公交枢纽站,改由551路运营。这一“砍”,201路的里程减少近一半。
随着武汉迈入地铁时代,一批集中于上世纪90年代开通的公交长线,尤其是过江长线,都面临着变身。首当其冲的536路已在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后,由汉口、武昌跨江运营变为只在武昌运营。
今后,武汉每开通一条地铁线,都会有相应的公交长线退出历史舞台。当然,线路号不会消失,而是改跑新线,新线会控制在15公里以内。公交将更多地渗透到城市的“毛细血管”中去,与地铁互补。